東南網-海峽都市報7月9日訊(本網記者 朱麗萍)6月初,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正式實施,其中規定,所有食品添加劑成分,必須在包裝上毫無保留地明示。
昨日,記者走訪福州市場發現,不少品牌雪糕添加劑竟然有10余種;而一些酸奶雪糕竟不含酸奶成分,香草、草莓等各種新口味,也多是由食品添加劑調制而成的。記者從省質監部門獲悉,只要按國家標準添加食品添加劑,消費者就可以放心食用。不過,專家也提醒,警惕食品未超標,人體超標攝入。
雪糕含添加劑較普遍
昨日,記者走訪福州永輝、家樂福超市以及江南水都附近多家零售店發現,目前市面上不少雪糕食品添加劑竟達10種之多,如伊利山楂棒冰配料標注的食品添加劑有:食用山楂香精、檸檬酸、蘋果酸等10種食品添加劑;和路雪香草口味冰糕食品添加劑有增稠劑、日落黃等8種食品添加劑;另外,一個品牌的巧克力口味的雪糕,食品添加劑竟占14種。
除了添加劑品種多,記者還注意到不少品牌酸奶雪糕中不含酸奶,香草雪糕中不含香草成分,多是由添加劑調制的。如目前正在熱銷的一品牌酸奶口味雪糕的配料有:飲用水、白砂糖、全脂乳粉、食用植物油、飴糖、雞蛋、食品添加劑(增稠劑、乳化劑、酸度調節劑、食用香精、甜蜜素),唯獨不見酸奶。記者還發現,不少香草口味冰淇淋,也不含香草,口味完全由食用香精或添加劑調制而成。其他諸如草莓、巧克力等口味的冰淇淋,很多廠家添加的也只是草莓香精或代可可脂,并非天然草莓和純巧克力。
對此,不少市民表示,一直以為吃起來有酸奶口味的雪糕,是以酸奶為原料做的,沒想到竟是食品添加劑調制而成。
食品未超標警惕人體超標攝入
省質監局相關人士稱,目前我國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共有22類,近2000種,在食品生產中只要按國家標準添加食品添加劑,消費者就可以放心食用。
不過,省中心檢驗所相關專家指出,目前,國家僅要求食品生產企業在產品包裝上注明所有食品添加劑成分,而沒有要求注明添加劑含量,這給食品添加劑使用留下了一個隱患。
記者了解到,在添加劑量方面,目前國內是以企業自律為主,國家相關職能部門進行監管定期檢查。記者也從我省工商部門了解到,近年來我省在對雪糕、冰淇淋等產品的抽檢中,曾檢出糖精鈉和甜蜜素超標等問題。
省食品工業協會吳理事稱,所謂量變引起質變,即使一款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被大量食用,那么產品當中的添加劑逐漸累積,同樣會給人身健康帶來隱患。
以食品添加劑苯甲酸鈉為例,苯甲酸鈉進入人體后會生成苯甲酸,而同為食品添加劑的過氧化苯甲酰進入人體后,也會產生苯甲酸。
微量苯甲酸可以被肝臟解毒掉,但是大量食用含這兩種添加劑的食品,導致食用超標可能會損害肝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