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豆漿被曝黑幕
近日調查島城的豆漿市場,一些不法商販,在制作豆漿時,加入了豆漿香精、豆香素粉等添加劑,以提高自己豆漿的香度、濃度 、甜度 。而在調查中,批發市場調味品區的一位商戶曾稱,在城陽區正陽路的一家永和豆漿店 ,經常從他們店進添加劑,且用量很大 。
《城市信報》報道,那么,這位商戶反映的情況是否屬實呢?難道“名牌豆漿”永和豆漿里面也添加了香精?
5月4日,記者成功應聘永和豆漿服務員,深入店內打工,進行暗訪調查。在調查中發現永和豆漿確實是豆子并使用大型豆漿機磨出來的,在廚房中并未發現類似豆漿香精之類的添加劑。在打工中,雖然未發現店內廚師使用添加劑情況 ,但卻發現,永和豆漿存在著用工 、衛生、服務等問題。
不看證件和健康證,直接上崗
5月2日在市場調查豆漿時,無意得到了這樣一則信息。
“城陽正陽路一家永和豆漿店在制作豆漿時,使用添加劑。”城陽批發市場調味品區的一位商戶如此說道。在暗訪中,這家商戶還表示,那家永和豆漿店經常從他那里進貨,而且用量很大,一直是他們的長期客戶。
那么,這位商戶說的是事實,還是為了做生意而故意夸大?已是豆漿中“知名品牌”的“永和豆漿”,真如這位商戶說得那樣,像小商販一樣往豆漿里添加添加劑來提香嗎?號稱是石磨的“豆漿”,究竟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呢?
為了驗證此信息的真偽,記者決定應聘永和豆漿,深入內部,一探究竟。
5月2日中午,記者來到這家位于城陽正陽路的永和豆漿店。當表明來意之后,女收銀員說,店長現在不在店中,應聘一事,都是由店長決定,希望第二天再來應聘。不過她也透露,現在店中確實缺人,應該很好應聘。
5月3日上午再次去該店應聘的時候,店長依然不在。而3日下午,該店的副店長終于在店中露面。當天他得知想應聘臨時工時,十分感興趣。便簡單詢問了情況之后,得知是學生,雖然還在上學但可以隨時上崗之后,就同意來店上班。
隨后,他表示在永和豆漿店工作時的待遇:“一個小時是5塊錢,如果表現好,可以漲到一個小時6塊錢。”之后,他簡單記錄了記者姓名和聯系方式之后,告訴記者,明天一早就可以上班。“營業時間是早上6點30分到晚上9點,來上班必須6點之前趕到店中。”
在應聘時,記者發現,店主根本沒有看記者的任何證件,也沒有索要健康證等餐飲行業從業人員所必備的健康證明。對于記者存在的疑慮,在以后打工的日子里,記者從一位店員的口中得到了合理的解釋。在永和豆漿店工作時,一位店員曾告訴記者,因為永和豆漿的待遇非常低,很多都已經不干了,“五一節”的時候,一下子走了好幾個人,現在十分缺人手,所以,不管是誰,只要愿意干,就可以來店里上班。
不過,這位店員也告訴記者,“很少人會在永和豆漿長期干活,工作又臟又累 ,休息時間太少。而最主要的就是待遇太差了,一個月就1000元多一點。所以凡是有點想法的人,都不會在這里長干下去,我打算干滿這個月,拿到自己工資之后,就走人。”
餐具從不消毒,消毒柜只是個擺設
5月4日早上5點50分左右,記者再次來到這家永和豆漿店,準備在店中工作。此時,店內已有幾名工作人員到了店中,他們正坐在椅子上閑聊。記者過去跟他們聊了一會,在攀談中,記者得知,該店的廚房在二樓,廚師是提前來店的,他們要磨豆漿,炸油條,并準備粥、小菜等各類食品。而服務員主要在一樓工作,早上6點到店之后,主要是打掃衛生、準備餐具等開業前的準備工作。
副店長見記者來了之后,就讓記者去換衣間換工作服。
出來之后,副店長就讓記者跟著店中的服務員學習,“需要做什么工作就問問她。”之后,副店長就回到收銀臺,繼續忙碌起來。
記者要跟隨學習的服務員姓王,是一位20多歲的女服務員。這位服務員戴著眼鏡,她告訴記者當天要做的工作:“我們是六點半開業,在六點半之前,我們要做的任務就是,打掃衛生,準備打包豆漿的蓋子,豆漿的吸管,將抹布清洗干凈,將筷子裝進布條里面。”
這半個小時的準備工作也是很忙碌的,洗抹布,拖地,準備餐具。而就在店里服務員都開始忙乎的時候,記者發現了這家永和豆漿店的第二個問題:“餐具不消毒”。
該店的一樓是餐廳 、二樓是廚房 ,一樓和二樓之間有一個小型的貨梯,豆漿、油條、小菜、餐具等都是通過這個小貨梯傳遞的,而服務員平時很難到二樓,廚房就更難進去了。
一樓餐廳的廚具是二樓清洗的,清洗之后,放到框子里,通過貨梯傳到一樓。記者在一樓接餐具的時候,要將盛豆漿的碗擺放在服務臺的地方。而勺、筷子等餐具卻有別的去處。
勺子直接用手抓著放到餐廳的消毒柜里面,而筷子,是要先放到一個紅色的布袋里面,再放到消毒柜里面。但是記者發現,這個消毒柜只是一個擺設,根本就沒有工作過。記者咨詢過,勺子和筷子都是在二樓清洗的,清洗也只是用水簡單清洗。記者發現,在一些勺子和筷子上也有污漬,明顯沒有清洗干凈。
皮蛋瘦肉粥要多放水,菜餿了還端給顧客
在簡單辛苦的工作中,記者發現了永和豆漿的第三個問題:“食物質量問題”。輕易發現了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為記者在工作的時候遇到的一些顧客投訴事件,其中有兩件事情記者印象特別深刻。
第一件事情是一天早上,兩個20歲左右的年輕人在永和豆漿店用早餐。記者看到點餐單子上寫著“皮蛋瘦肉粥”的字樣。幾分鐘之后,二樓廚房工作人員將兩碗“皮蛋瘦肉粥”通過貨梯傳到了一樓。
記者將粥放在盤子里后,給顧客端去。在路上,記者就發現了這個粥不對勁,就是感覺這個皮蛋瘦肉粥太稀了,難道這是永和豆漿店的特色?
可是端給顧客的時候,記者發現自己錯了。顧客一看這粥,馬上不愿意起來。“你們這是皮蛋瘦肉粥嗎?你們這粥是什么時候熬得?是粥啊還是湯啊?”一連串的問題,讓記者難以回答。
店長聽見之后,馬上向顧客賠禮道歉。店主告訴記者,馬上通知二樓給他們換兩碗粥。幾分鐘之后,二樓又傳下粥來,第二次的粥比先前確實濃了不少。
后來記者詢問原因的時候,一位服務員這樣告訴記者:“前兩天皮蛋瘦肉粥有點濃,讓店長看見了,店長不樂意了,當時對廚師提出了要求:多放水。”
后來這幾天的粥一直都很稀,而顧客反應皮蛋瘦肉粥偏稀的問題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但是,一旦顧客反映,就換稠的,否則就不用管。
另外一件事情是一天中午,一個顧客點的是酸菜肉絲面。可是,當記者把面端上之后,顧客嘗了一口,就開始生氣了:“服務員,你過來看看,你們這用的什么菜?都變質發臭了還端上來?”記者過去之后,聞了一下,一時語塞。
看到記者解決不了問題,店長又來了,先是告訴顧客,酸菜就是這樣的,就是這個味道。但是,這位顧客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我來你們店不是一次兩次了,以前你們的酸菜肉絲面不是這個味道啊?”
之后,這位顧客就讓店主嘗嘗,店主簡單一嘗,臉色馬上變了。她馬上用對講機對二樓的負責廚師詢問,這菜是什么時候做的?一邊說著一邊走進了一個辦公室,對話盡量不讓顧客聽到。記者聽到一番爭執之后,店長回到顧客前,答應給顧客重新換一份新的餐——一份蓋飯。(ct)
來源:挖貝網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