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車:是當初虛假陳述 還是現在隱瞞不報?
中國南車[5.36 -0.56% 股吧](601766.SH)原定于8月5日召開審議再融資方案的股東大會,被推遲至9月29日。按照其在8月3日公告中的解釋,是“由于近期發生了重大鐵路交通事故,以及美國國債給市場帶來不利影響”。
投資者都明白,此“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是指震驚中外的“7?23”甬溫線動車列車追尾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投資者也早已知道,出事的兩列動車均為中國南車旗下公司生產。
然而,投資者并非通過中國南車獲悉這些信息,直到其8月3日公告中隱晦提及“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此時,中國南車已經“不得不說”。
按照中國南車6月15日公布的非公開發行方案,公司將以6.06元/股的價格向南車集團和社保基金計劃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10億元,此募集資金規模已超過其64億元的IPO募資。增發方案披露之后,中國南車估計漲到7.3元。但動車事故后,其股價一路暴跌,8月3日收盤于5.44元,低于6.06元的增發價格。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三十條規定,發生可能對上市公司證券及其衍生品種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上市公司應當立即披露。對中國南車而言,“7?23”動車追尾事故顯然屬于此類信息。
相比中國南車的“不得不說”,佳訊飛鴻[19.43 2.26% 股吧](300213.SZ)、遠望谷[20.20 -2.65% 股吧](002161.SZ)、輝煌科技[0.00 0.00% 股吧](002296.SZ)、世紀瑞爾[25.87 -1.07% 股吧](300150.SZ)、特銳德[19.68 -2.19% 股吧](300001.SZ)等高鐵概念股,卻在動車追尾事故發生后的第一或二個交易日發布了相關公告,盡管公告內容大同小異,均是澄清公司產品與動車追尾事故沒有關系,并稱未收到任何與該事故相關的協助調查通知。
但高鐵產業鏈上的公司多達30余家,并非所有公司都有類似公告。
時至8月4日,新上任的上海鐵路局局長安路生早已將事故原因初步鎖定為溫州南站信號設備存在嚴重缺陷,存在設計缺陷的信號設備設計方——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也已經發布《致“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死傷者及家屬的道歉信》。可是,在“軌道交通信號智能電源”等高鐵相關領域與通號有合作的鼎漢技術[23.14 -1.53% 股吧](300011.SZ),自始至終沒有涉及動車事故的任何公告。
至于為高鐵提供基建、材料或者高鐵配件的其他公司,比如華東數控[14.46 -3.98% 股吧](002248.SZ)、時代新材[17.98 1.93% 股吧](600458.SH)、回天膠業[32.45 -0.25% 股吧](300041.SZ)、中鼎股份[12.41 1.31% 股吧](000887.SZ)等等,面對媒體的質疑,更是一言不發。
當初這些公司在融資時,大多宣傳自己與高鐵建設沾親帶故,營業收入中或多或少都有高鐵帶來的好處,現在為何不出來說說本次事故帶來的影響呢?還是當初就只是吹噓而已其實根本沒有多大高鐵帶來的益處,現在也就不必站出來澄清?如果把現在這些公司的“一言不發”理解為“事不關己”,那么當二級市場上炒作高鐵概念的時候,這些公司的股票也輪番上漲,卻不見公司出面澄清“事不關己”,是何道理?是當初虛假陳述,還是現在沒有如實披露?
“不得不說”、“一言不發”與“迅速撇清關系”,高鐵產業鏈上相關公司在動車事故后的公告表情各不相同。動車事故原因還在深入調查中,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投資者依然無法從高鐵公司中獲取信息。和私募一樣對高鐵公司用腳投票,或許將成為更多投資者的選擇。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事到底與他們有沒有關系,他們當初和現在,哪個時候是真的。(CT)
來源:千龍服務頻道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