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永和豆漿為現磨現煮
深圳特區報訊 據《北京晚報》報道,繼肯德基后,日前大陸的知名快餐永和豆漿也曝出所賣的“現磨”豆漿是用豆漿粉沖制的。豆漿門事件讓“永和豆漿”這個來源于臺灣、發展壯大于大陸的知名快餐企業蒙上了一層陰影。那么在它的老家臺北永和,豆漿是什么樣子呢?
永和豆漿的鼻祖是一家叫做“世界豆漿大王”的店鋪,如今仍坐落在中正橋頭。這家豆漿店是1955年由來自山東的退伍老兵李云增和同胞合開的,最初名叫“東海豆漿店”,后改為現在的名字。它的名聲遍及臺灣各地,就連蔣經國也是這里的常客。
盡管豆漿店幾經裝修,但是口味沒改。這里從早到晚,爐火不熄,人潮不斷。最受歡迎的除了冷熱甜豆漿和咸豆漿,還有油條、燒餅、豆花、米漿、鮮肉包、蘿卜絲蛋餅、鍋貼、牛肉餡餅等中式點心。客人在店里可以看見師傅們現場做點心,一碗碗現磨現煮、甘醇濃稠的豆漿,一根根酥黃香脆的油條,依舊遵循著“新鮮”的傳統。
永和豆漿在大陸的發跡始于上海的仙霞路。有趣的是,它和臺灣的永和豆漿大王們,完全沒有血緣關系。1995年,臺灣淡江大學企管系畢業、在美國承接家族印刷廠事業的林猷澳,到上海定居開展印刷廠業務,看到印刷廠旁的仙霞路上有店面招租,就和朋友決定租下來開個快餐店。當時許多在上海的臺商,懷念家鄉的豆漿油條,在永和長大的林猷澳就和朋友合資開了間豆漿店,取名“永和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