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兌門”爭議不斷 國家標準需完善
北京人買醋先看配料表
“市面上的山西陳醋95%為勾兌醋,且大多添加防腐劑”。此前,山西省醋產業協會副會長王建忠的“一語驚人”被媒體曝出,引起廣泛關注。“每天食用的陳醋到底是否安全?”一直喜愛食用山西陳醋的市民對此不免產生擔心。
市面
市民買陳醋先看配料表
記者在北京多家超市發現,“勾兌門”曝出后,市民買醋多了先看配料表的習慣。不過一些消費者告訴記者,買醋最看重的還是品牌和釀造年份。
在勁松洋華堂超市,一位正在挑選陳醋的老年消費者特意從書包里掏出老花鏡,仔細研究醋瓶子上的配料表。“孩子跟我說,買醋要先看是不是勾兌的,可是這也看不出來呀?”在龍鼎華市場一家調料店,有位顧客剛買了一瓶“優質香醋”:“買這個是因為口感好,以前買醋都是看釀造年份和固定的牌子,也沒特別注意是不是有添加劑,以后會注意點。”
在家樂福、沃爾瑪和華堂超市等處記者發現,貨架上擺放的陳醋品牌一半以上產自山西。其中除個別產品如山西太原東湖五年陳釀、恒順優質香醋等標明“無添加”之外,其他多數均在配料表上標明含有苯甲酸鈉或山梨酸鉀。在價格上,不含添加劑的陳醋價錢遠高于標識有添加劑的;舉例來說,550ml不含食品添加劑的“恒順優質香醋”售價6.7元,而添加了苯甲酸鈉的800ml裝卻僅售5.9元。
專家
按標準添加不存在安全問題
8月6日,山西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發布信息稱,“山西所產老陳醋產品安全可靠,不存在超范圍、超限量濫用防腐劑現象,可以放心食用。”
山西質監中心同時表示,山西省內獲證企業冠以“山西老陳醋”標識的均為釀造生產,目前國內市場上標注“山西陳醋”或“山西老陳醋”字樣的食醋產品,并不全是山西企業生產的。
老百姓每天都要食用的陳醋到底是否安全?行業專家表示,即使是勾兌醋,只要按照標準添加也不存在安全問題;但業界也同時表示,更嚴格、合理的醋業新國標亟待建立完善。
標準
醋業亟待建立新國標
“食用醋分為釀造醋和勾兌醋,前者釀造的時間長,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才出現了勾兌醋,而勾兌醋也是以釀造醋加入其他成分生產的。”中國農業大學食品與營養工程學院相關專家表示,釀造醋與勾兌醋相比營養更豐富些,口感也更柔和。不過,“勾兌醋就不好”也是消費者的誤解,很多傳統發酵食品如醬油、白酒等都有勾兌工序,添加防腐劑只要按照國家標準嚴格執行,就不存在安全問題。
目前業界對“勾兌醋”的爭議,主要存在于生產和檢測的國家標準上。以目前的國家標準,無法對釀造醋和勾兌醋進行明確地區分,此次的“勾兌門”事件暴露出這一明顯漏洞。國標無法區分這兩者,而商家又擔心消費者對“勾兌”一詞有反感,因此都標識成釀造醋,令市場概念更加混淆。實際上,不含防腐劑的醋產品很少,因此“有無苯甲酸鈉也不是判斷是否為釀造醋的標準”。
事件進展
醋協:
責令王建忠辭去副會長
昨日,山西醋產業協會會長曹文杰公開表示,協會方面已經責令王建忠辭去副會長之職。
針對王建忠的言論,協會方面發表了聲明:“山西省所產的山西老陳醋、山西陳醋全部是純糧釀造,根本不存在醋精勾兌;山西食醋企業全部能按標準組織生產,不存在多加防腐劑的情況;因王建忠不負責任的言論和行為已經嚴重損害了協會的聲譽,嚴重侵犯了我省食醋生產企業的名譽,協會保留對其提起訴訟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王建忠本人對此大喊“冤枉”。他說,此前媒體爆出的“勾兌醋”說法,是對行業不熟悉,對他所講話的一種“誤讀”。王建忠稱,他的本意是“山西95%以上的醋添加了國家允許添加的食品添加劑苯甲酸鈉,這樣的占到95%;而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純釀的6度老陳醋僅占市場份額不到5%”。 竇媛媛
廠家反應
選購大品牌沒問題
今天上午,北京二商金獅龍門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科技部金志剛副部長告訴記者,勾兌醋并沒有犯規,國家有勾兌醋的標準,允許勾兌。但是要求用50%以上的發酵醋,再用食用醋酸調制。不法商販有的是使用少量發酵醋,再用超過比例的醋酸調制,更惡劣的是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工業用冰醋酸。金副部長同時表示,目前北京市場銷售的主要是龍門米醋,有少量陳醋,但是和山西老陳醋的工藝不一樣。市民如果選購大企業的產品,安全性沒有問題,但是一些小品牌或是個體商販銷售的陳醋,就要當心了。
業內人士表示, 可怕的是,企業到底使用的是食用冰醋酸還是工業用冰醋酸,目前的技術據說無法鑒定。另外企業在生產配制醋時是否加入了不少于50%的醋酸也無法鑒定。楊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