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中國紅十字總會信息發布平臺公布了玉樹捐建項目的資金情況。隨后,一些網友發現,在公布的賬目中,不僅民房與衛生院建筑成本相差過大,而且衛生院之間建設成本也相差懸殊。這一情況立刻引發網絡上一片質疑聲。對此,記者專程趕赴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對事件進行調查核實。
1
兩所婦幼保健院5倍差價引質疑
據了解,此次引發網絡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在雜多縣婦幼保健院和治多縣婦幼保健院。根據中國紅十字總會公布的信息,這兩所婦幼保健院的總投資均為1420萬元,但雜多縣婦幼保健院建筑總面積為1050平方米,治多縣婦幼保健院建筑總面積則為5600平方米。細心的網友發現,同在玉樹地區,同為縣級婦幼保健院,同樣的投資總額,但建筑面積卻相差5倍以上。以此核算,兩所婦幼保健院的造價相差高達5倍。
網友們還對民房、學校和醫院之間的建設成本進行了比較,發現三者之間也有較大差異。
一家會計師事務所通過微博表示,玉樹震后所建衛生院建筑成本的預算“跨度”很大,最高的超過1.3萬元/平方米,最低的不到2600元/平方米,相差超萬元。“每戶民房平均建筑成本為16.68萬元;衛生院平均預算建筑成本為5324元/平方米,最高為13524元/平方米,最低為2536元/平方米;學校平均預算建筑成本為3792元/平方米,最高為5726元/平方米,最低為1407元/平方米。”該事務所并提請關注,民房、衛生院平均預算建筑成本相差較懸殊,且與當地房產價格相差較大。在隨后的微博評論中,很多網友質疑玉樹衛生院的建筑成本過高。
2
建筑面積統計錯誤導致5倍差價
在玉樹州,記者見到了青海省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孫林。他說,初步調查發現,中國紅十字總會信息發布平臺公布的數據有誤。實際上,這兩所婦幼保健院的建筑總面積均為1050平方米,因此,造價并沒有區別。青海省紅十字會辦公室副主任任富民說:“調查發現,這起事件是青海省紅十字會賑濟部的一名工作人員,在向中國紅十字總會報送材料時,數據錄入錯誤造成的。”他說,由于這名工作人對于玉樹捐建項目的情況不熟悉,把另一項目“治多縣人民醫院的建筑面積5600平方米”錯誤地輸入到“治多縣婦幼保健院”一欄。對此,記者從相關文件中得到了證實。
記者電話采訪了援建方青海海西州支援治多縣災后恢復重建工程指揮部工作人員田發偉,他在電話中也證實了治多縣婦幼保健院建筑面積1050平方米,投資總額1420萬元的事實。
那么,為什么民房、學校和醫院之間的建設成本有較大差異呢?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格扎說,網上質疑衛生院造價過高是種誤解,因為總會的信息平臺只有總投資,并沒有公開建設的具體內容。實際上,在這兩所衛生院1420萬元的總投資中,除了土建部分,還包括附屬設施建設和部分設備購置的費用。因此,并不能簡單地以總投資除以總面積的方式進行“造價”計算。學校也同樣存在設備配置的問題,所以才會產生衛生院、學校與民房的造價不同。
3
中國公益慈善事業亟待重建公信力
事實上,有關“5倍差價”問號事件的背后,是公眾對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的信任危機。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公眾對紅十字會等公益組織接連不斷的質疑表明,整個社會對公益事業有很大的期望。因此,中國公益事業要想走得更好,必須盡快重建公信力。這位業內人士建議,中國紅十字會應加強自身建設,通過與政府及其他NGO(非政府)組織的合作,創立良好的品牌,推動公益事業更好的發展。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