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直到現在,住在豐臺一家養老院的80歲老人郭奉(化名)仍深信不疑:自己關節炎好轉,是因為吃了一種叫“于凱海參肽”的膠囊。
這種紫色顆粒外包裹著白色軟殼的膠囊,與普通保健品沒有區別,并且也是以保健品的名義,“覆蓋全市所有區縣”出售,而事實是,藥品包裝上并沒有相關部門許可的保健品標志。
更意外的是,宣傳冊中提到的科研及生產企業,均表示未聽過此產品。目前,北京工商和煙臺質監部門已介入調查。
臥床半年服藥后起立
今年4月,郭奉在朋友何志玉(化名)的口中聽說了于凱海參肽膠囊。
她聽何說,這是一種保健品,“有個老人腰間盤突出,在床上躺了半年,吃這個(指于凱海參肽膠囊)吃好了,起來了。”為此,郭奉在何志玉處買了幾瓶試吃。
初期每次吃三粒,吃了兩盒,郭奉感覺膝關節的類風濕癥狀有所緩解,但每次改吃兩粒后,藥效就不明顯了。
產品包裝無認證標志
與郭奉老人一樣服用于凱海參肽膠囊的人,為數并不少。按照煙臺康體北京辦事處經理陳芊惠的說法,該產品由煙臺一家單位研發,威海一家企業生產。去年4月產品進入北京后,兩個月即在所有區縣鋪設了代理,下面還有鄉鎮、村居兩級代理。
郭奉并不知道,保健品要通過國家認證,而該產品的包裝上,并沒有代表相關部門批準的“國食健字”或“衛食健字”字樣。陳芊惠表示對此心知肚明,但仍在銷售時以保健品名義對外宣傳。
工商質監介入調查
昨日,記者與研發單位以及委托生產企業聯系,求證是否注冊生產過“于凱海參肽”,雙方均否認與此產品有關,同時產品條形碼也與煙臺康體無法對應。
截至記者發稿時,尚無法找到真正的生產單位,北京市工商部門以及煙臺質監部門均表示,將介入調查。
■ 記者暗訪
買15瓶成村居代理發展代理可獲提成
全國總代理稱進京倆月覆蓋各區縣;標志廠家否認生產該產品
如同血管在人體內組成的一張網,于凱海參肽也在北京市內形成了龐大的營銷網絡,甚至在兩個月內覆蓋全市所有區縣。
近日,記者以購買者身份,聯系于凱海參肽全國總代理陳芊惠,對方建議記者加盟代理,并介紹了每一級代理的加盟條件,由此,揭開了在虛假宣傳和涉嫌欺詐之外,于凱海參肽在京的龐大營銷網絡。
購滿15瓶可申請加盟
4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豐臺區雙林南路美域家園的煙臺康體北京辦事處,稱想購買海參肽。
陳芊惠反問記者,“誰介紹你過來的?”記者告知后,陳芊惠追問,“叫什么?在哪個區?”得知是郭奉后,陳芊惠開始詢問郭奉的情況、郭奉的海參肽是從何處購買的。
放下戒心后,陳芊惠建議記者加盟,做下級代理商,“我們這面對全國招代理。”她表示,購買于凱海參肽膠囊,任何人第一次均須按照零售價購買,每瓶198元。
購滿15瓶后,可以按照6折的價錢繼續購入產品,同時可以申請加盟,成為銷售代理,在某一區域內壟斷經營。
發展區代理提成5千多
陳芊惠說,自己是于凱海參肽的全國總代理,該產品由山東煙臺康體研發,委托威海清華紫光生產,但兩企業沒有銷售權。
在全國總代理下不設市級代理,而直接在所有區縣開設代理,然后是鄉鎮代理,最低為村居代理。
各級別代理在各自區域內壟斷銷售,賺取差價。作為代理商,另外發展其他代理商,可以獲得提成。陳芊惠舉例,“如果你是區縣級代理,又招了一個區縣級代理,總提成給你5300多元。如果你是區代理,招了一個鄉代理,提成是3900多元。”
區代理每月賣近百瓶
陳芊惠說,產品進京兩個月后,全市所有區縣一級代理商便被搶注一空。其中昌平區的所有鄉鎮都設有代理商,豐臺、房山等區的鄉鎮代理雖有空缺,但所剩無幾,中心城區的代理商相對較少。
陳芊惠以商業機密為由,并未透露在全北京市,代理商們一月共能銷售多少瓶于凱海參肽膠囊。但陳芊惠舉例稱,昌平區一名村居級代理每月可賣二三十瓶,有的區縣一級代理每月可賣一百來瓶。
企業否認生產海參肽
5日,記者聯系威海清華紫光市場部,市場部孫女士稱,公司未與煙臺康體合作,或接受其委托進行產品代工。在看了產品的圖片后稱,她表示公司無論原產還是代工的產品均有防偽標志,而該產品沒有,同時膠囊規格也與單位產品不符。
每一規格的產品對應唯一條形碼,可查詢產品生產商。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數據顯示,于凱海參肽的條形碼屬煙臺市長島縣綠色保健品廠。
對此,煙臺康體法人代表于順致稱,兩者是一家公司,2005年改過名字。長島縣綠色保健品廠董事長鄭富強表示,從未聽說過煙臺康體,于順致曾在自己的單位做銷售,“后來不知道去哪了,也沒有聯系方式,五六年沒消息了。”
■ 記者調查
以“食”代“保”產品涉嫌欺詐
包裝沒有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認證標志;賣方稱申請批號少則數十萬,多則千萬
在郭奉看來,這是一種保健食品,但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界定,它只能算作普通食品。
據了解,去年以前,保健食品由國家及地方的衛生部門予以審核批準,當時的產品批號中有“衛食健字”字樣。此后,保健食品的審批、監管職能劃歸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保健品批號由此改為“國食健字”。除此之外,產品包裝上還需加印保健食品標志,俗稱“小藍帽”。這些在于凱海參肽膠囊的包裝中,全部見不到。
在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藥品的宣傳上,按照國家規定,前兩者均不能以藥品、治療疾病的名義進行宣傳,普通食品以保健食品名義進行宣傳,則涉嫌欺詐。
對于產品的普通食品定位,煙臺康體北京辦事處經理陳芊惠心知肚明,“我要申請保健食品批號,至少要投資70萬,要是申請藥品批號得要上千萬。”但在記者暗訪時,陳芊惠認為以保健食品名義推廣沒有問題。
■ 醫生說法
于凱海參肽療效夸大
于凱海參肽膠囊宣傳稱,有股骨頭壞死患者服用前行走艱難或者無法獨立行走者,服用后走路較為順暢。
對此,北京醫院骨科一位不愿具名的醫生稱,現有藥物對于治療股骨頭壞死,最好的情況就是保證病情不惡化,“由于骨質磨損,弧形的骨頭已被磨成了方形,從力學角度,也不可能正常行走。”因此,他懷疑于凱海參肽膠囊所宣傳的療效。
該醫生還表示,對于軟骨磨損導致的關節病變,如果是早期及時治療可能會見效,但長年累月致軟骨徹底損壞、甚至傷及硬骨骨質的,治療效果并不明顯。對于一些服用者吃一兩瓶就開始見效的情況,該醫生驚訝道,“怎么會那么快?”
■ 官方回應
國家僅批準了安利、玫琳凱等數家企業為直銷企業。于凱海參肽膠囊的銷售模式中,發展代理商并收取提成、搞健康分享會等方式涉嫌傳銷。工作人員將對此情況進行核實、處理。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從產品標簽看,暫無法確定產品是否有安全問題,委托生產企業位于威海,也會令監督產生一定困難。將向上級反映此情況,進一步處理情況將稍后予以回復。
———煙臺市質量技術監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