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網絡團購的火爆,消費者的投訴也漸漸增多。導報記者昨天從市工商網站了解到,今年1-5月份的消費者投訴,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40%!
從投訴案例上看,售后服務縮水、消費承諾難兌現、產品有瑕疵等問題是團購投訴的重災區,QQ廈門團購、美團網、閃團網、賽客網等團購網站均有消費者投訴。業內人士指出,如果上述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團購商家將面臨更大的誠信危機挑戰。
網站“保障機制”形同虛設
吳先生6月30日在滿座網團購了“充95元抵100元話費”的促銷套餐,但20多天過去了,話費始終沒有充到他手機上,在向網站客服熱線打了三次投訴電話都未獲解決后,26日遂向導報熱線968801投訴。
導報記者登錄滿座網后發現,該網站設有“保障機制”,包括7天未消費退款、過期退款、先行賠付、消費保障等。如此看來,吳先生得到的豈不是一份空洞的“保障”?而滿座網的客服對此僅表示:只要客戶投訴,都會盡快處理問題,像吳先生的這種情況是比較少的。
商家提供“縮水”服務
由于“一分錢一分貨”,對低價的團購客戶,合作商家會同其他普通消費者做區別對待,提供不同質量的服務,也就是說商家將團購票“縮水”服務了。此類團購遭遇用戶投訴最頻繁。
幾個月前,消費者范先生向工商投訴說,他在美團網團購一張廈門哈樂娛樂有限公司的KTV券,該券需提前一天預約方可使用。但他多次致電該公司預約包間服務,卻均被告知沒有包間。公司同時表示,如果不是團購票即可提供服務。范先生隨后投訴到工商部門。
市民陳女士今年4月14日花168元在賽客團購買了一份 “蘭瑪柯時尚攝影”套餐。當她前往該店消費時,才被告知該套餐僅限情侶拍攝,而這一條款在團購網上并未寫明,她憤而向12315投訴,要求退款。
類似的商家“縮水”服務事件,仍在不斷上演。
團購維權很艱難
有網友在回帖上說,為什么不去投訴維權?該網友回帖,“為了86元去投訴維權,會浪費很多時間和精力,非常不值得。就算是買一次虧吧”。
的確,許多消費者正是出于這樣一種心態而放棄了維權的權利。這樣一方面直接導致吃了啞巴虧的消費者從此對團購敬而遠之,另一方面也助長了一些團購網站的“無賴”形為,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誠信是團購網的生命力
“誠信”是每個人成長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可謂我們的第二張 “身份證”。在商業活動中,它更是企業的最佳競爭手段。“團購網站采取的是先付款、后消費的方式,線下體驗一旦讓消費者不滿意,就會對網站失去信任度,所以誠信對于團購網站來說尤其重要,是團購網站的生命力。”廈門較早試水網絡團購的夏團網CEO葉曉迪說。
據團800網站調查數據顯示,瀏覽過團購網站但未參加團購的原因中,“擔心售后服務”已成為消費者參加團購的最大攔路虎,四成以上被調查者有此擔憂。廈門76團創始人徐貴陽認為,不管團購行業競爭如何激烈,終究將回到誠信這一根本問題上,他建議,團購網站應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對服務和產品供應商要嚴格評估審核,并簽訂合同以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C桐)
來源: 區域頻道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