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臺灣的永和豆漿9日在滬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媒體對其“沖泡豆漿”的質疑。永和食品董事長林炳生當日承認,在大陸直營門店售賣的豆漿系采用豆漿粉沖泡,并承諾“會在一周之內完成明示公告”。
針對近期媒體和消費者關注的“豆漿粉”話題,永和食品總裁林建雄表示,目前永和豆漿連鎖餐飲店存在現磨豆漿和豆漿粉沖泡兩種形式,其中直營店及部分加盟店已開始采用豆漿粉沖泡工藝。
他稱,今后該沖泡工藝將在永和豆漿所有終端餐飲店全面推廣。
豆漿粉沖泡成本更高
林建雄在發布會上承認永和豆漿在今年初開始在部分門店采用豆漿粉沖泡工藝,并表示:現磨豆漿和豆漿粉沖泡是目前豆漿生產的兩大工藝,從不同角度滿足消費者需求,而兩種工藝在制作豆漿的成本上相比,豆漿粉沖泡的成本更高一些。
永和食品(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炳生介紹,目前永和豆漿連鎖餐飲店現磨豆漿和豆漿粉沖泡兩種形式都有,其中公司直營門店和部分加盟門店使用豆漿粉沖泡豆漿,占總店面數的10%左右,其他很多加盟店豆漿仍是現磨。
針對部分消費者對永和豆漿存有“全部現磨”的誤會,林建雄坦承,過去公司并沒有針對豆漿制作方法對消費者進行宣導,目前公司正計劃將沖泡豆漿全面推廣到所有門店,并將在門店顯著位置進行明示。
林建雄介紹,豆漿粉沖泡的豆漿實際上成本要高于現磨豆漿。他計算道,永和豆漿粉標準包裝每袋350克,售價13元人民幣左右。而門店中沖泡的豆漿飲品總量為450克,需要用到75克左右的豆漿粉,成本約每杯2.5元,加上其他成本終端售價目前每杯5元左右;而現磨豆漿受泡豆時間長短、水溫等影響,很難做到標準化和統一口味,成本也并不固定。但他并未透露二者間的具體成本差。
有記者提問,為何在成本提高的前提下仍然使用沖泡工藝?林建雄表示,這是為了連鎖店豆漿品質的一致性,原本各門店現磨的豆漿無法保證統一的標準。
含有害成分將賠100萬
對于添加劑的問題,永和豆漿董事長林炳生當即表示,其豆漿粉絕對不含防腐劑,其原味產品除了小蘇打含量有所調整,如檢測出其他有害成分,將賠款100萬元。而其他如老年口味產品等,則適量添加有關成分。
最后有記者質疑是否只有中國內地采用豆漿粉沖泡,為何開始使用豆漿粉而不進行公示,是否是誤導消費者以為是現磨產品?偛昧纸ㄐ鄣幕卮鹗窃谂_灣地區,永和豆漿的重點是產品零售而非連鎖餐飲。對于公示問題則稱正準備在采用沖泡工藝的門店進行公示,并準備在全球的永和豆漿連鎖店逐步采用和推廣。對于為何在中國內地采用黑龍江產的大豆作為原料,而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則進口美國加拿大大豆,他沒有做正面回應。
林炳生表示,“我們今后將在所有門店醒目標志,明示出售的豆漿是豆粉沖泡還是現磨”。但他同時表示,目前無法給出這項工作具體的日程表。
發布會上,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郭順堂介紹,無論是豆漿粉沖調,還是現磨,豆漿目前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而之前,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曾公開表態,由于沒有沖調豆漿的標準,豆漿在沖調濃度上會存在差異,其營養含量也就大有變化的空間。綜合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