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吳鵬)香港衛生署前日通報三家內地企業生產的中成藥查出砷、汞超標,昨日,其中兩家企業稱,涉事產品未在內地銷售,而在內地銷售的“中聯”鼻炎片廠家則表示,產品沒問題。
根據香港衛生署發布的消息,檢驗結果顯示,“鹿參牌”速效喉痛清的樣本含砷量約為限量標準的17.5倍,而“中聯”鼻炎片和“宜利”鼻敏感丸的樣本,則含汞量分別約為限量標準的3.4倍和2.7倍。
據通報,三款中成藥由三家香港持牌中成藥批發商批發,分別是星群貿易公司、豐華(香港)公司,以及宜利天然保健品公司。
昨日,星群貿易公司和宜利天然保健品公司人員均表示,“鹿參牌”速效喉痛清和“宜利”鼻敏感丸只在香港銷售,未在內地銷售。
宜利天然保健品有限公司人員說,目前企業已經著手按照香港衛生署的要求進行工作,但是對于受污染原因,仍在調查中,結果可能一個月內得出。
昨晚,“中聯”鼻炎片生產廠家武漢中聯藥業公司發出公開聲明,“中聯”鼻炎片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生產,出廠合格率100%,市場抽檢合格率100%。
■ 探訪
北京藥店未見“中聯”鼻炎片
昨日,記者詢問北京多家藥店,均表示沒有“中聯”鼻炎片銷售。
廣渠門附近的一家藥店工作人員說,藥店一直沒有銷售中聯牌的鼻炎片,也沒有患者來購買。而位于車公莊附近的老百姓大藥房、西單的金象大藥房也都表示,沒有中聯鼻炎片銷售。
■ 專家說法
多種環節可致砷汞超標
昨晚,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主任醫師翁維良說,可能導致中成藥砷、汞超標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有可能來自藥材的種植環節,土壤、水質都有可能影響到藥材的質量,而在加工中,因為藥品容器問題,也可能導致超標。
另外,翁維良說,某些藥品中本身就是含有砷的,像牛黃解毒片中就含有雄黃。
香港衛生署發言人前日表示,砷和汞都是有毒的重金屬。長期攝入砷則可引致肝、腎,以及心臟功能受損;長期攝入過量的汞,可引致神經系統和腎臟受損。本報記者 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