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味千拉面系列觀察之十四
味千總部不回應黑作坊事件 重慶工商介入調查
編者按:針對網絡上爆出的“中央廚房被查”等問題,記者與味千中國總部取得聯系,而截至昨天傍晚,味千中國總部未對此事進行任何回復。對此,重慶工商部門認為有必要對味千拉面調查,調查其是否涉及虛假宣傳,并在10日對重慶味千公司實地檢查。
味千拉面配料被查處:“中央廚房”藏身城中村
8月1日,有市民因懷疑某“黑作坊”生產味千拉面的產品,而向廈門當地媒體舉報。當地工商部門對廈門湖里殿前一條偏僻小路邊一個不起眼的加工點進行了突擊檢查。
檢查的結果是:加工點堆放著印有“味千拉面”的箱子、其衛生許可證已過期、配料的生產日期被篡改。記者還在現場發現了濃縮包裝的“味千千味湯”。而據加工點的工人稱,這些保質期只有數天的 “早產”配料將送往廈門、福州、泉州以及漳州等地的味千拉面門店。加工點一位林姓的負責人更是表示 “這是味千拉面的中央廚房”。
在工商執法人員要求該加工點負責人出示營業執照時,上述林姓負責人拿出的是重慶味千餐飲文化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營業執照上的法人代表為“潘慰”,而味千拉面的創始人也是“潘慰”。
記者探訪味千拉面天津店材料來源 味千總部不回應
8月10日,天津市多家味千拉面分店仍正常營業。城市快報記者咨詢其中一家分店的店員,關于本地味千拉面的材料來源時,店員表示“不知情”,詳細內容可查看味千拉面官方網站。
8月10日下午,城市快報記者與味千中國總部取得聯系,要求對網絡上爆出的“中央廚房被查”等問題進行回應,并詢問其供應天津的味千拉面的材料從何而來,在哪兒生產,是否可提供具體的生產企業及地址等問題,但接線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有太多媒體與他們聯系,記者可留下聯系方式,等待回復。而截至昨天傍晚城市快報截稿時,味千中國總部也未對此事進行任何回復。
廈門現“重慶小作坊” 工商調查“重慶味千”
通過《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重慶工商部門認為有必要對味千拉面調查,調查其是否涉及虛假宣傳,并在昨日對重慶味千公司實地檢查。昨日中午,記者隨楊家坪工商所執法人員來到重慶九龍坡區楊家坪斌鑫世界城。據工商部門介紹,在楊家坪商圈有兩家味千拉面店,而楊家坪家樂福店的地址正是重慶味千餐飲文化有限公司的地址。
記者進入楊家坪家樂福味千店,發現這就是個賣場,整個店呈現的風格與重慶其他味千拉面店相差無異,既沒有想象中的辦公場所,除了服務員,也沒有辦公室類的工作人員進出。雖然已經臨近就餐時間,可容納七十張座位的店堂內,只有不到10位顧客正在就餐。記者翻閱店內菜譜看到,以往菜單上的宣傳語“360毫升骨湯的鈣含量,相當于四杯200毫升牛奶的鈣!”的宣傳語已經不見。
一位姓張的督導告訴記者,目前重慶的市場運營由他負責。當記者提出“目前重慶地區的原料來源何處?”、“重慶味千為什么在廈門設立加工廠?”、“重慶有無加工廠?”等問題。他稱,這個問題需反映給總部,再給予回復。
讓記者納悶的是,既然負責重慶市場運營,為何連重慶是否有加工廠都不知曉?但該男子堅持不回答任何問題,只是態度很好地反復表示,會把問題反映給總部。
然而,截至記者晚間發稿為止,味千方面未回復任何問題。
從味千到肯德基亂象:失信消費者 快餐讓人憂
最近相繼爆出味千拉面勾兌冒充熬制骨湯、肯德基的后廚衛生問題、麥當勞漢堡面包遭暴曬、永和大王豆漿也是豆漿粉沖制,快餐業的問題讓消費者堪憂,究竟快餐還能不能吃?
即使這些快餐品牌相繼作出解釋,但是消費者仍不愿再對這些快餐店的不誠信而買單,對于餐飲行業而言,消費者對于衛生條件、宣傳口號有時候比口味更重要,但是本以為連鎖店、外資企業、進口品牌就會放心,看來未必如此,這回真的是傷了消費者的心。
食品安全危機頻頻出現,食品衛生近幾年給社會公眾帶來的沒有多少利好,反倒是一樁樁讓人瞠目結舌的“倒胃”之事。讓人深感不安的是,當曝光一次次聚焦到社會公眾面前,我們除了憤怒、嘆息、譴責,以及相關部門的罰款之外,似乎再無它招可出,無奈地等待著下一個食品安全問題被揪出來。
不論是肯德基的后廚衛生問題還是味千拉面的“骨湯面”絕對不會是最后一起快餐業欺詐消費者的事件,只要監管一天不到位,就會給黑心商家以可乘之機。當務之急,是要嚴格執行監管措施,讓國人對出外就餐重拾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