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蔡卓男
進口零食由于口味獨特,受到不少市民的寵愛。商超內的進口零食基本不會打折、價格較高,網購就成了美食一族的首選。網購的進口零食會出現沒有中文標識、保質期等情況,消費者一定要了解零食的詳細信息,謹慎購買。
包裝上全是洋文
近日,小孫在網上購買了一些進口零食,但這些包裝精美的進口零食,上面一個中國字都沒有。抹茶糖果,整個包裝體都是日文,袋子上面標著賞味期限,旁邊依稀寫著“外包裝上記載說明”的字樣,還夾雜著一些日文,“可能是生產日期之類的”,唯獨找不到保質期。
除了這款日本產糖果,還有一些袋裝奶茶、餅干等零食,小孫也沒發現保質期和防偽標識,“全部都沒有一個中國字”。“美國或者英國零食還好,可以看懂一些英文。但其它外國食品,比如韓國、越南、菲律賓食品,上面寫的什么都看不懂,就更別提質量認證什么的了!”小孫說道。
銷量火爆憑口碑
在網上銷售進口零食的網店不少,但這些零食大多沒有中文標簽,更沒有其他可參考的產品說明。
一家名為“糖果小鎮”的五鉆網店,專門銷售原裝進口日本零食。日本納貝斯克巧克力奶油蛋卷、無糖原味蘇打餅干、日本春日井什錦豆果子等都在熱銷之列。還有進口飲料、嬰幼兒輔食、海產肉食和即時食品,可謂種類豐富。
這些精美的零食上沒有中文標識。賣家稱,店里的零食都是純進口,口味和質量都有保障,目前有很多固定買家,口碑很好。“有時運輸過程中食品有損害,我們都不會出售,還會退給買家錢。”
記者購買了抹茶粉、抹茶糖果等發現,這些進口食品都沒有中文標簽。在煎茶粉的瓶身上,可以看到“2013.01.17”的標志,抹茶糖果上面卻絲毫找不到日期。
“糖之store”的客服人員解釋,有中文標簽的都有經銷商,店里直接進貨銷售的都沒有標簽。“我們店鋪的零食無所謂代理,只是代購,進貨渠道更直接更安全,價格也就下來了。”
無中文食用成障礙
根據國家《進出口食品標簽管理辦法》的規定,進口食品標簽必須事先經過審核,在取得進出口食品標簽審核證書后,進口食品標簽必須為中文標簽。標簽的內容不僅要和外文內容完全相同,還必須包括食品名稱、配料成分、凈含量和固體物含量,原產國家或地區以及在中國國內的總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等信息,這些信息必須是中文黑色字體。
以進口餅干粉為例,使用步驟全是英文,使用時要自己查閱,雞蛋和面粉的比例。由于國際單位與國內常用的不同,還要上網查閱和換算,非常麻煩。
對此,營養師王玉梅表示,沒有中文標簽的進口食品是不允許銷售的。另外,并非所有消費者都能讀懂英文標簽、韓文標簽或日文標簽,而食品標簽如同食品的一個身份證,進口食品尤其如此,消費者需要通過標簽一目了然地了解食品的真實屬性,看不懂標簽則無法科學合理地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