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近日,關于“‘消’字號產品冒充藥品”的報道頻頻出現,而云南、陜西和安徽三省衛生行政部門在近期的監督檢查中也發現,共有67種“消”字號產品存在宣傳療效、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問題。那么,“消”字號產品到底有沒有療效呢?
“消”字號產品是用于消毒的產品,并不是藥品,更談不上什么治療效果。衛生部合理用藥監測網專家孫忠實教授指出,“消”字號的報批遠沒有“藥”準字的嚴格。一般來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一個國藥準字號,通常需要一年以上,新藥則需要更長時間,一般需要3—5年,并經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和藥品評審專家嚴格審評,符合要求方可批準;這期間需要做大量的產品穩定性考察、藥效實驗、病理實驗、毒副安全實驗及大量臨床實驗,因而費用昂貴,報批一個新藥一般要上百萬甚至更多。而“消”字號產品的申報不需經過國家藥監局,只需申報單位向所在地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批即可。報批過程中產品不需做臨床藥效及用藥安全等實驗,費用僅2萬元左右,在幾個月甚至更短時間就可以獲批上市。由于“消”字號產品未做過相關的藥物實驗,也就沒有可說明其具有療效作用的科學依據。
有些企業或產品推銷者為了盈利會夸大宣傳“消”字號產品的藥用療效,使部分對“消”字號產品與“藥”準字產品區分不清的消費者上當;有些藥店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往往向消費者推薦利潤高的產品,使得一些“消”字號產品被堂而皇之冒充藥品出售。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楊淑霞表示,消毒產品不是藥品,沒有治療疾病的作用。消毒藥劑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清洗和消毒,消除和殺滅人體外環境的各種致病微生物,雖可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但絕不能當作藥品來使用。
消費者在藥店買藥時,要注意辨別消字和國藥準字。藥準字號的通用格式為“國藥準字Z/Hxxxxxxxx”,消字號產品的通用格式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簡稱)衛消備字(發證年份)第xxxx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