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實習生 郁鑫琦 本報記者 任翀
今夏,“驅蚊手環”很流行。據生產企業介紹,驅蚊手環是一種散發100%自然香氣的彩色塑料手環,戴在手上后,既能起到裝飾作用,又能令蚊子難以近身,是“天然環保”的驅蚊方法。但記者采訪發現,驅蚊手環每個售價從幾元至十幾元不等,不僅價格相差較大,效果也不一而足。想選購此類產品的消費者,恐怕還要仔細辨別。
消費者陳女士在某網店花1.8元為寶寶買了個聲稱為“韓國進口”的驅蚊手環。據賣家介紹,該款產品含天然精油,可放心給寶寶使用。但收到手環后,陳女士試戴了下,發現手環散發出一股刺鼻的味道。陳女士質疑:既然是天然精油,味道應該是自然的,可現在這個味道不要說驅蚊,連人都能給熏暈了。
記者聯系了賣給陳女士產品的店主。該店主說,要維持長效的驅蚊效果,必須有一定程度的氣味。但有關專家表示,驅蚊手環的功效原理并不復雜,利用的是蚊蟲對某些植物的趨避特性,一般企業采用香茅提煉物。天然香茅的氣味是淡淡的草本味,有點檸檬香。但有些生產企業為了獲利,采用人工合成的化學試劑。專家對此提醒,驅蚊手環直接接觸皮膚,為避免化學試劑引發過敏或導致其他問題,消費者應當小心辨別,特別是嬰幼兒不適合使用味道較重的產品。
“從買回來就戴著它外出野餐,結果蚊子就在眼皮底下打轉。使用說明說產品240小時高效驅蚊,可第一天就不管用。到了第三天,感覺味道都沒了! ”消費者宋先生對驅蚊手環的有效時間提出了質疑。
記者查看了眾多驅蚊手環的包裝,發現在介紹有效期限時,不少生產企業都提到了“累計”一詞。一名促銷員介紹說,所謂“累計”,就是說有效期限可以分段計算,比如“今天用了10個小時后,收起來不用,半個月后再拿出來,還有230小時的有效時間。 ”
但專家對這一說法表示否定。由于驅蚊手環是靠散發味道來驅趕蚊蟲,所以產品暴露在空氣中越久,味道揮發越快,驅蚊效果也會越差。所以一旦開封,就可視作“計時開始”,無法對效果進行累計。而部分生產企業為了說服消費者,還給出確切的效果百分比,例如“剛開封時,驅蚊效率100%;24小時為84%;48小時為79%”等,也是不科學的。因為手環的使用效果也與環境有關,比如在郊野等蚊蟲較多、環境開闊的地方,小小手環的味道就會比較淡,恐怕難以長久抵擋蚊蟲。
專家介紹,目前市場上較為正規的驅蚊手環品牌包括國內的“BUGSAEGIS”、韓國的“BUGS LOCK”等,仿冒產品也主要模仿以上品牌。一般而言,正品的生產信息、商標等一應俱全,包裝完整,且產品上有商標烙印;而假冒產品外包裝為簡單的透明袋,產品上的商標痕跡凹凸不平,且較為油膩,仿佛涂了一層味道濃烈的 “驅蚊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