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偉分析稱,“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市場供應已經出現了相對過剩,所以必須降價促銷才能換得成交量。此前上海的降價潮已經明顯刺激到其他城市,在限購等政策下購房者期待房價下降的幅度會更大,預計跟進的降價項目會明顯增加,降價潮將更加普遍。”
出現降價的不僅僅是一線城市和知名房企。事實上,此前杭州下沙區的“保利灣天地”和“世茂首府”大幅降價促銷后,二線城市房價集體下行序幕便已經拉開。中原地產向《經濟參考報》提供的數據顯示,當前杭州新開樓盤成交均價較周邊樓盤的降價幅度在10%至20%;主城區成交均價從8月的21000元/平方米,已下跌至17000元/平方米,降幅近20%。
除杭州外,成都、南京、天津等二線城市新開樓盤成交價格也已開始出現下跌。其中,成都降價幅度大部分在5%至10%之內,降價范圍已波及主城區和郊縣;南京的新開樓盤均價降幅約10%,近郊住宅價格降幅較為明顯;天津的新房均價降幅則在5%至15%。
在重慶,進入11月后先后有包括中海、和黃、保利、魯能、金科協信等大小房企都不約而同的加入促銷的行列。重慶業內人士王雪松稱,目前重慶市場上大力促銷的,最多的還是大企業,這是因為重慶沒有限購,只要開發商愿意降價,出貨速度就會很快。
中原統計數據顯示,接近七成的一線房企前三季度未完成年度銷售任務的75%。前三季度報顯示,在A股上市的房企中,七成房企經營性現金流為負,超過四成房企凈利潤下滑甚至虧損,80%以上房企負債同比增加。
收緊
房企資金鏈深度承壓
在政策持續高壓之下,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鏈也不斷收緊。W ind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三季度,146家上市房企共計實現營業總收入866.3億元,同比下滑22%。從凈利潤指標看,146家上市房企共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7 .1億元,同比下滑了25.5%。
上市房企業績下滑的背后,是銷售不暢、庫存高企的慘淡局面。以“萬保金招”四大龍頭企業為例,截至8日,除招商地產外,萬科、保利、金地均已公布了10月的銷售數據。數據顯示,10月單月,萬科實現銷售面積100.4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03.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3.18%和33.33%,這已是萬科銷售額連續第三個月同比下降。
保利地產和金地集團同樣也面臨著銷售同比下滑。保利地產7日發布公告稱,10月份公司實現簽約面積56.9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6.79%;實現簽約金額54.20億元,同比下降39.27%。同天,金地集團公布的銷售數據顯示,10月公司實現簽約面積19萬平方米,同比減少38.1%;簽約金額26.7億元,同比減少29.4%。
受銷售持續低迷影響,上市房企存貨壓力進一步增大。W ind統計顯示,三季度末,房地產板塊146 家公司存貨達1.22萬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593億元大增41.98%。此外,衡量上市房企資金鏈狀況的經營性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的下滑速度逐步加快。從三季度的數據看,146家上市房企的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為負的191.723億元,而在去年同期則為負的51.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272.2%,其中90家房企三季度經營性活動現金流為負值。
東莞證券研究報告認為,行業融資困難、成本增加,面對資金與業績雙重壓力,大多房企在四季度將會加大推盤力度以及逐步降價促銷。未來樓市銷售難度仍然較大,銷量難以大幅增長;同時隨著房價向下,房企利潤將受到壓擠。因此預計2011年以及2012年房地產企業業績增速將出現放緩。
北京一家上市房企資深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種種跡象表明,房地產調控政策將繼續保持從緊,去庫存壓力仍將繼續攀升,在限購等政策影響及越來越多的購房者降價預期增強的情況下,適度降價或許是比較理智的選擇。公司管理層已經在考慮如何應對未來半年內可能出現的量價齊跌的風險,財務策略也更加注重穩健。記者 高偉 王濤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