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后出現的量跌價滯態勢讓監管層不甚滿意。昨日,國土部部長徐紹史在大連舉行的全國國土資源廳局長座談會后明確表示,再過一個季度左右房地產市場可能會面臨全面調整,房價會有所下降。盡管徐紹史坦言“下降到什么程度不好說”,但分析認為,作為樓市調控牽頭部門,國土部近期頻頻表態,傳遞出政府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決心未變。
稍早前,住建部已表態調控政策不會半途而廢,而國土部此前也藉一位副部長之口表示土地參與調控政策將不會改變。國土部總規劃師胡存智也強調:“對于已出讓的土地,土地出讓價不低于當地基準地價的70%,競買土地出讓金不低于出讓最低價的30%。”專家稱,如果房價依舊堅挺,不排除相關部門會出臺更加嚴厲的調控政策,例如傳聞已久的房地產稅。
新政出臺兩個月來,樓市基本呈現出量跌價未跌的膠著局面。根據北京中原數據統計,北京市商品房成交量從新政前的8000-9000套下調到了新政以后的4000余套,5月份為4028套。盡管如此,房價仍沒有發生太大的調整。5月份普通商品房均價為23140元/平方米,6月份普通商品房均價為22310元/平方米,而3月份預售商品房均價為22885元/平方米。北京5、6月份預售商品房均價沒有發生幅度性調整。
“現在總體局面是向好的,但積極參與房地產調控一定不能放松。”徐紹史指出,為了落實此前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下半年,國土部將根據年初供地計劃,將保障房地產特別是保障性住房建設土地供應及時向社會披露供地情況;同時開展房地產企業土地專項治理,系統清理房地產閑置土地,并完善土地招拍掛制度,完善土地出讓合同,加強批后監管。
北京中原三級市場研究部研究總監張大偉認為,一系列非常有力的調控政策已經明顯影響到了購房者對后市的判斷,而政策從量跌到價跌需要一段時間,但價跌的趨勢已經形成。同時,目前開發商依然可以通過減緩開盤速度來觀望市場,但是隨著政策的繼續執行,到7-8月份市場供應將明顯增加。
“正因為房價沒怎么降,下半年樓市調控肯定還會持續。”北京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陳國強認為,從長期來看,政府會加大保障房力度和進行土地變革;從短期來看,政府會延續此前的調控。而隨著房價下降預期加強,開發商也不會持續硬扛房價。
房地產專家陳真誠也表示,目前,盡管房價下降幅度有限,但下降大勢已經確立,房地產市場已經重回深度調整通道,消費者繼續觀望乃至棄購,市氣持續低迷,成交量加速下降,甚至不少樓盤出現了“零成交”。
在他看來,基于種種信號來看,中央政府在今年內幾乎不可能改變對房地產調控的態度和目的,因而房地產調控政策也不可能有大的改變,調控可能還將深化,政策效力還將持續發酵,進一步影響房地產預期。
同時一些業內人士表示,樓市調控還應當適時加碼。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認為,“中國房地產當前出現的問題不是通過一次調控、簡單的行政干預就可以解決的,當前應該進行土地政策、房產稅、農村小產權等深層次的改革”。
不過,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品牌開發商老總看來,下半年市場也許并沒有如此悲觀。“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惡化,房地產市場如果持續僵化,很多樓盤如果持續賣不動,政府就會出手救市。”這位老總對記者表示。(記者 王營 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