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電視、水、電、燃氣……公用事業服務涉及千家萬戶,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集中體現了政府“執政為民”的服務能力,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為及時反映公眾對廣州公用事業服務狀況的評價,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今年3月上旬開展了“有線電視、供水、供電、供氣行業服務公眾評價”調查,采用多階段抽樣與整群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運用問卷形式,成功入戶訪問了廣州中心城區(越秀區、荔灣區、海珠區、天河區、白云區、黃埔區)814戶家庭,還專門召開了座談會,請市民代表各抒己見。
今日,本報就“有線電視行業服務狀況公眾評價”所反映的民意,有針對性地采訪了廣州市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并將其反饋意見與民調結果一并予以報道。敬請垂注。
你對家中安裝的“數字電視”滿意嗎?最新民調顯示,廣州市有過半受訪市民認為電視畫面與轉換前相比“差不多”,而其價格卻比原來的“模擬電視”高出55.9%,因而認為數字電視“收費高,服務差”。然而,針對“有線電視轉換”服務所引發了的種種不滿和意見,廣州市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簡稱“廣州有線”)也一一作出了回應。
調查結果
服務質量可接受,但滿意度不高
調查顯示,受訪市民對“模擬電視”和“數字電視”的總體滿意度分別為48.8%和32.6%,認為近一年來有不同程度改善的比例分別為三成八和四成九。
在具體服務上,調查顯示,受訪市民對“電視信號”、“頻道數量”兩項關鍵指標的滿意度在五成左右,不滿意度近兩成。“申請安裝”、“工作人員服務態度”等淺層服務評價相對較高,滿意度在五成五左右,可接受度在九成以上。而“網點設置”、“投訴”、“咨詢”等服務滿意度較低,均為四成多。“繳費方便性”滿意度為五成七,“收費標準公布”滿意度則只有三成六。
逾半受訪者不滿畫面質量
在“數字電視”用戶對“轉換”后的評價,滿意度為三成一,不滿意度達三成六,不滿意度超過滿意度。調查中,市民的不滿意見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一是收費高。在“打算”安裝數字電視的受訪者中,認為數字電視收費標準“高”和“偏高”的比例合計達84.7%;在“不打算”安裝數字電視的受訪者中,近七成認為不安裝的原因是“收費高”。
二是使用不方便,在已安裝使用數字電視的用戶中,認為有了機頂盒,使用起來“不太方便”和“不方便”的比例合計達46.7%。
三是畫面質量不佳,在已轉換使用數字電視的用戶中,認為轉換后,電視畫面與轉換前相比“差不多”的比例超過五成三。
“轉換”后市民滿意度降低
對于模擬電視,受訪市民的價格承受力強,八成八受訪者表示“可承受”或“勉強承受”,七成認為“收費與服務相當”,兩成五認為“收費高,服務差”。而對于數字電視,受訪市民中,有三成二表示“不可承受”,過半受訪者的認為“收費高,服務差”。
市民安裝“數字電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欣賞到高質量、高清晰的電視節目,但調查顯示,過半受訪市民認為電視畫面與轉換前相比“差不多”,而其價格卻比原來的“模擬電視”高出55.9%,因而,過半受訪市民認為數字電視“收費高,服務差”。
鏈接節目增加10套,收費增加9.5元
數字電視現行收費已達上限
目前,廣州的有線電視用戶接近280萬戶,其中“廣州有線”210萬戶,65萬多戶屬于“省有線”用戶。廣州城區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工作基本完成。
今年初,數字電視增加了中央音樂、中數傳媒的國防軍事頻道、鼎視平臺等共10套節目,總節目套數增加到91套。接下來,“廣州有線”將按計劃陸續將模擬頻道完全轉入數字播出。
在珠三角市區試行數字電視后,目前廣東省在現行有線電視收費標準基礎上規定加收費用封頂9.5元/月,而廣州市現時的加價剛好達到9.5元,相比較佛山只加收2元而言,增幅多達44%。
最新動態
數字電視13套付費節目不能再白看
“對不起,您未訂購該頻道,請切換其他頻道。”昨日清晨,當市民譚先生打開電視欲看《天元圍棋》節目時,不料卻遭遇一片“馬賽克”。譚先生并不知道,從前日起,廣州有線的英語輔導、七彩戲劇、都市劇場、勁爆體育、天元圍棋、靚妝頻道、動作電影、新動漫、中華美食、魅力音樂、金色頻道、生活時尚及全紀實等13套數字電視付費節目結束“免費生涯”。若譚先生再想看《天元圍棋》則必須每月多掏36元錢。
記者前日、昨日隨機采訪了100多名廣州市區的數字電視用戶,超過9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無意繳費開通那些付費節目頻道,許多人至今仍對新收費標準感到不解與抵觸。
建議與反饋
調查顯示,市民認為有線電視行業需要改進的主要方面,排前三位的是:提高電視信號的質量(69.1%)、收費合理化(63.4%)、減少地方廣告的插播(57.4%)。針對市民的相關意見和建議,“廣州有線”均于昨日一一回應。
質量方面
建議:電視清晰度要“高”
回應:節目源質量欠佳拖了“后腿”
有市民提出:數字電視信號不好,時有時無;電視經常出現雪花點、不清晰;畫面常有馬賽克,有雜音,頻道切換過程復雜,切換時音量不穩定;經常有三分之二的臺接收不到;要穩定電視信號,提高電視畫面清晰度;數字電視信號轉換后,信號質量要跟上;提高數字電視機頂盒的質量。
回應:觀眾觀看的節目是否清晰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節目源質量,二是傳輸損耗。目前的節目源多為標準清晰度,所以觀眾感覺上和以前的沒有很大區別,如果在節目源比較好的情況下,例如某些已經實現采編播數字化的頻道,所收看的節目清晰度就遠遠好于模擬電視;從傳輸特性上來說,數字信號傳輸常態下基本屬于無損傳輸,抗干擾能力明顯好于模擬信號傳輸,數字信號傳輸更加穩定,以前模擬信號上出現的雪花和雨刷現象都不會再出現。
服務方面
建議:對中途插播廣告要“管”
回應:市網絡公司無權干涉節目內容
有市民提出:有線電視現提供的頻道數量多,但內容少,內容重復;應提供更多的免費資訊。廣告多而長,影響觀看,甚至阻斷正常節目播放;應對中途插播廣告要有所監管。要保持電視節目的連續性,不要想遮蓋就遮蓋,或插播廣告;變更頻道應事先通知,并告知調整方法。此外,在管理及服務機制也存在很多盲點;投訴監督的部門少,且不知如何投訴;收費后應及時將發票交給用戶。
回應:目前市網絡公司通過數字電視向用戶提供61套有線數字電視基本節目,比現有的51套模擬電視頻道多出10套。此外,還提供11套立體聲數字音頻廣播節目、電子節目指南功能,數字電視內容已經完全符合省市物價局的有關要求。
電視節目和廣告的播放均由各省市電視臺負責。市網絡公司只負責電視節目的安全傳輸,無權更改電視頻道中的廣告播出,對節目內容也不予負責,更無權更改。
收費方面
建議:收費應該“降”
回應:付費頻道用戶自主訂購
有市民認為:現在有線電視收費太貴,應還富于民,希望電視費有補助;收費要合理化,盡可能符合廣大市民的消費能力;有線電視作為宣傳黨和政府政策的工具,應廉價收費。
數字電視收費高,操作煩;裝機頂盒分機不應收錢;機頂盒實在太貴,想多裝一兩個,退休人員很難負擔得起;調試階段暫不適宜收費;一屋多臺電視多收費不合理;數字電視安裝時言明2008年4月后才收費,但現已從2008年1月開始收取,希望退回違約收費。機頂盒更換工作切忌以提高創收為目的,企業行為不能隨意成為政府行為。
回應:市網絡公司對已整轉的用戶統一推遲到2008年1月1日起才按新標準收費,并且還專門購買了13套付費頻道供用戶在從2007年3月30日至2008年4月19日在長達一年的時間里免費收看。問題中的“從2008年4月開始收費”應該是指這13套付費電視頻道的收費。付費頻道贈送期滿后,用戶是否想購買繼續收看由自己決定,26.5元/月中不包含付費電視的收視費用。
付費頻道是由經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批準成立的付費頻道集成運營機構開辦和播出,并通過付費頻道用戶接入運營機構的廣播電視分配網傳送給用戶。收視由用戶自主選擇,自愿訂購。
數字電視轉換方面
意見:轉換操作有點“煩”
回應:整體轉換嚴格按照流程進行
有市民提出:辦有線電視時要走四五次,要自己去拿機頂盒,拿了一個月都沒有人上門安裝;轉換操作有點麻煩,沒有以前方便;數字電視調臺不方便,老人使用不方便;不收費的頻道數量應多些;要增加建設投入,使全市各區都能盡快用上數字電視。
回應:整體轉換是按照嚴格的流程進行的,在確定進入某個小區為用戶安裝機頂盒后,會提前3天左右在整轉施工小區(地域)的梯口張貼《廣州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通知》,在《通知》中確定安裝的具體時間,要求用戶準備所需資料及證件。只要用戶提供的資料及證件正確,安裝人員會及時為用戶安裝。如果用戶在約定的時間內臨時有事,錯過了安裝時間,過后到市網絡公司營業廳進行申請登記,市網絡公司安裝人員便會在約定的時間內重新上門為用戶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