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AAAAA片_蜜桃网站免费_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_黄色影院就爱大片网_中文字幕日韩高清2024_一级影片在线观看

315投訴、打假維權網絡平臺
315投訴網|中國質量萬里行
返回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速遞 > 醫療健康 >

醫藥代表工作調查:用物質利益影響醫生開藥

時間:2011-03-15 09:15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本該是藥品信息溝通員,現在成了營銷公關”

  醫藥代表這個職業在國外已有40多年歷史,總體來說是一份高尚而體面的職業。因為它的核心任務是“傳遞藥品信息、收集臨床反饋”,被業界看作制藥廠家與醫院、醫生之間的橋梁。這個舶來品自從上世紀80年代末被外資制藥企業引進中國后,被國內制藥企業紛紛效仿,20年里便在中國扎了根,成了百姓耳熟能詳的概念。同時,“醫藥代表”這個字眼卻也在中國慢慢變了味,少了學術性,多了銅臭氣,甚至成了大眾眼中人人喊打的“奸商形象代言人”。

  “一個理想的醫藥代表應該是藥品信息的溝通員,幫醫生更好更安全地用藥。”于明德表示。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蔡忠軍曾形象地比喻說:“醫生是戰士,藥品是武器,醫藥代表就是解釋、說明、宣傳、推廣甚至協助你使用武器的人。”

  張磊對這個比喻很有認同感,他認為醫藥代表給醫生介紹“武器”,不僅正當,而且對病人非常重要。因為在他看來,醫藥代表并不神秘,不過是一種“特殊的推銷員”:只是它推廣的東西與每個人都密切相關,而且醫生的意見,是最終“埋單”的病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參考。“但是醫生很忙,特別是上了一定歲數的醫生,雖然是專業人士,也沒有時間深入了解每一款新上市的藥,特別是在腫瘤、心血管等領域,一種在國際范圍內被普遍證明“療效更好”的新藥,如果醫生本人都不知道,那么病人就幾乎沒有用它的可能。“從理論上說,醫藥代表應該是在最短的時間里,讓醫生的用藥知識能跟藥品市場的最新進展‘同步’。這樣,醫生不光能‘診斷’你,也知道哪種武器可以‘治愈’你,而不是面對你的病情束手無策,空著急。”        

  “現在,藥品信息溝通員的角色似乎被營銷公關取代了。”張磊有時會懷念公司前輩口中“過去的好日子”。他告訴筆者,上世紀90年代,全公司在中國的醫藥代表不足20人,在各自領域里都稱得上“半個專家”,很受醫生的尊重。在全國人民的平均工資只有幾百元的時候,薪酬水平就跟現在差不多,絕對是一份令人艷羨的職業。“但是現在,一旦女朋友向外人介紹起我是醫藥代表時,對方往往會先打量我一番,先對我不是猥瑣大叔表示驚訝,然后問我給沒給醫生送過錢。”張磊說。

  對于醫藥代表的角色“蛻變”,于明德用“生產能力過剩、創新能力不足”來概括其中原因。他告訴筆者,中國境內純粹生產藥品的企業,大小共有4693家,但除去少數跨國制藥企業外,“絕大部分”本土藥廠生產的是普通仿制藥,而能夠自主研發“獨家產品”的,微乎其微。“當幾十家甚至上百家企業生產的幾乎都是同一種藥的時候,醫生和醫院的作用就非常大,醫生的那支筆寫誰的藥,就是誰的藥。‘買誰的都行,為什么要買你的?’”他指出,在此背景下,廠家對醫藥代表的需求往往就是“營銷”,很少有學術推廣。“白貓黑貓,有業績就是好貓”,一些不規范的行為,正是發生在追求業績的過程中。

  張磊告訴筆者,在中國式的醫藥“商戰”中,每個代表都要設法突破兩道關卡:先想辦法讓自己的藥進入醫院的藥庫,再“促使”醫生開方子用掉它,以此帶動總銷量。

  小王向筆者證實,除了月初和月末,他每年就屬醫院決定進藥的時候最忙。從科室主任“提單”、藥劑科主任復核、主管業務的院長審核,到提交到藥事委員會討論、投票,每個環節他都得交流溝通。“必要的時候也得疏通,一個環節怎么也得花出去萬八千,有時候更多。”他說,“這進醫院,就算一盒也沒賣出去,已經花了不少了。”至于學術推廣,小王表示就是把說明書給醫生一份,“醫生清楚得很,不需要我推廣,我也沒空去整那些虛的東西。”

  于明德表示,醫藥代表的本意應該是給醫生用藥帶來新知識,如果沒有新東西,就沒必要和醫生頻繁見面。“但是,中國藥品市場的同質化太嚴重,創新能力又不足,有的藥甚至可以‘幾十年如一日’。所以中國的醫藥代表大多把工作做在了商務環節上,如果拿‘藥品信息溝通員’的標準衡量的話,大部分代表都不符合這個要求。”他說。而且,由于目前中國沒有一套針對醫藥代表的強制性規則,當大多數代表都在殘酷的商戰中不擇手段的時候,“守規矩”的制藥企業最可能的結局就是消失。競爭擇優,往往演變成了“競爭擇錢”。

  張磊做的藥屬于“獨家產品”,基本上靠藥品的質量和研發的科技含量說話,不用“做工作”多數醫院也會進貨,所以競爭壓力相對小很多。但是張磊向筆者透露,他的身份也不純粹。“由于國內對專利保護的力度不夠,國產仿制品不僅能堂而皇之地賣,而且售價不到原研藥的一半,營銷手段也比我們‘靈活’得多,對我們沖擊特別大。”他表示,在這個大環境下,即使手握原研藥的外企醫藥代表,也很難“獨善其身”,而必須充當學術員和促銷員的結合體。“有時候,我們也會‘趟渾水’,包括直接給醫生回扣。”

  跟國內仿制品相比,張磊的特種藥雖然零售價1萬多元一支,卻依然難稱“暴利”,因為其中的研發成本占了很大一塊。據RDPAC主席莊祥興介紹,今天研發一個藥品平均需要10~15年,篩選數萬個可能的化合物,花費約12億美元。即使如此,最后真正能批準使用的,只有極少數的“幸運兒”。“但是,如果我是一支仿制藥,研發成本基本可以省略,生產和運營成本往往也很低,所以即使拿出很大一部分利潤與中間商、醫院和醫生‘分成’,還是可以賺得滿盆缽。”張磊說,“雖然原研藥的絕對價格一般比較高,但單從投入產出比來看,仿制藥顯然更一本萬利。”

  “一張處方上承載的干擾因素太多了”

  對普通老百姓而言,醫藥代表這種“特殊的推銷員”畢竟賣的是藥品,而且是通過醫院和醫生進行的,病人多數情況下沒有質疑的余地,“醫生說啥就是啥”。如果醫藥代表全都不擇手段地向業績看齊,病人的金錢甚至健康都會淪為犧牲品。張磊也承認,在干擾醫生開處方、推高藥價等方面,不少醫藥代表的確“功不可沒”。

  “按道理講,醫生的處方應該全部出乎臨床的需要,主要考慮病人的病情、意愿和承受力,而不摻雜個人利益的因素。”張磊坦言,“但是現在,醫藥代表讓一張處方上的干擾因素太多了。醫生開藥前往往會想想對他個人意味著什么,而不是怎么對病人最好。”

  他告訴筆者,據他所知,一個醫藥代表不只可以通過“回扣”直接拉醫生下水,名聲,交情,好感度,都可能成為醫生開處方時的考慮因子。“其實,現在的醫藥代表,幾乎需要揣測和滿足醫生的各種需求。”張磊透露,“至于醫生受到多少影響,因人而異。”

  他舉例說,一些大醫院的專家級醫生,相對看重自己在圈內的名節,也不缺錢,有的會刻意與“回扣型”醫藥代表保持距離。“他們更看重醫藥本身的療效、廠家的聲譽和醫藥代表的專業素養。”張磊說,如果他們覺得代表講得“有水平、有說服力”,就會愿意向病人推薦你的藥。

  有的醫生回避露骨的金錢交易,但希望提高自己在圈內外的名聲。“這個時候,學術會議或者專家講座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他說,醫藥企業通過贊助會議,順便幫醫生培養了一批“粉絲”,也相當于給了醫生一筆無形的財富。

  “還有的醫藥代表善于投其所好,或者單純地人緣好,能和醫生相處得很愉快,甚至能跨過‘代表-客戶’間的鴻溝成為‘哥們兒’,那么醫生在開處方的時候,自然會優先照顧朋友。”在業內,這被認為是“醫藥代表的最高境界”。

  在張磊看來,這些影響因素盡管形形色色,但是它們最終都會“回饋”在醫生開出的一張薄薄的處方箋上,由病人“埋單”。“其實,有的影響因素本來就是醫藥代表的分內工作,比如給醫生作宣講,交情也是工作中的副產品,很難界定是否‘正當’,關鍵是代表自己要有基本的職業底線。”他說,“現在的問題在于,有的代表會為了業績,跟一些醫生結成利益聯盟,不顧病人的身體,給他們用一些來路不明的、療效沒被充分證實的藥,或者超量用藥,利欲熏心,非常令人鄙視。”

  張磊認為,把這部分醫藥代表稱作“黑心藥代”并不為過。而有的代表負責的藥本身雖然不錯,但在同質藥“成堆”的環境下競爭,也必須為回扣、請客、送禮付出大量的營銷成本,這些成本最終都會算在病人頭上,醫藥代表也就有意無意間充當了高價藥的“幫兇”。

  “很多藥的生產成本很低,但是到了病人手里,‘身價’往往幾倍甚至幾十倍地漲。”張磊告訴筆者,其中除去中間環節的利潤外,“進院費”和“處方費”的貢獻也不少,不同領域的藥回扣率差別很大。“低的能占零售價的3%~5%,高的一般有20%~30%。”他說,“我認識一個做了5年代表的人,她目前見過的最高回扣率,能達到零售價的40%。”

  盡管干擾因素多,但據張磊了解,在開處方過程中“既非天使也非惡魔”的醫生,還是占了絕大多數。“我接觸過的大部分醫生,開藥時其實都會綜合考慮。”他說,在考慮病人病情、意愿和支付能力的基礎上,再把物質利益、名聲和交情,作為“加分因子”。而且哪部分藥是為“提成”,哪部分藥是看交情的,很難分清。“一點兒都不平衡良心和利益,單純只認錢的醫生也有,不過但凡在正規一點的醫院里,其實都不多見。”

  張磊還提醒筆者,醫生開處方也沒有大眾想象得那么簡單。“比如我做的特種藥每一支都要從美國進口,療效穩定,但也比較貴。病人如果醫保不報銷,本身經濟條件又比較困難的話,醫生有時會建議他們用一些成分相近、但相對低廉的仿制藥。”他表示,這個可以理解,不一定開了國產仿制藥,就都是收了“好處”。

 

   3·15特稿

  一個醫藥代表的一天

  編者按

    在你的印象中,他們文化素質普遍不高,擅長用各種利益接近醫生,充當醫生“亂開藥”、“多開藥”和“高價藥”的幕后推手。你為一些不必要或療效不顯著的高價藥“埋單”的同時,他們從中賺取暴利。雖然很少直接面對他們,但你一定曾經在某個醫院里與他們擦肩而過,你的健康和金錢,都與這群“神秘的人”息息相關。他們中的部分人,還被貶稱為“黑心藥代”。        

  這是一群被稱為醫藥代表的人,他們的職業至今沒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從業人數也沒有統計,但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保守估計這一數字不會少于100萬。

  一個醫藥代表的一天

  張磊是一家大型跨國制藥公司的醫藥代表,負責推介一種腫瘤病人化療期間使用的特種藥。

  這天早上沒到7點,張磊就起床了。8點多,他趕到北京市東城區的一家三甲醫院,在外科病房外等候,在醫生巡查完病房、上手術臺之前的間隙里,與他們說上幾句話。“外科的醫生每天上午只在這個時段有空,關鍵醫生都在,都能見上。”張磊說,“所以我把每天最重要的事情,都放在這個時段。”

  張磊負責的藥,本月已經被這個科室處方了十幾次。8點10分,張磊找到了科室的一位主治醫師,開始詢問他對這個藥的使用感受和總體評價,順便關注一下上周用藥的幾個化療病人,各自效果如何,副作用在哪兒。“藥品信息溝通,是我們工作的主體。”他告訴筆者,詢問醫生用藥感受的過程,其實也是讓醫生對你的藥加深印象的過程,“從醫生的反饋看,情況還不錯,藥效在病人身上基本發揮穩定,可以繼續觀察。”

  隨后,張磊找到了正在準備手術的科室主任,這位主任已經受邀出席張磊的公司當晚將要舉辦的學術研討會,并且要作主題報告。張磊用幾句話的功夫,與主任最后敲定了報告主題。

  大約8點半,張磊敲開了科室一線醫生辦公室的門。在10分鐘時間里,他記下了這些醫生在臨床用藥過程中的幾個疑問,答應下周給出回復;然后,給他們留下了兩份公司印刷的用藥貼士和醫學掛圖。離開前,張磊也不忘把公司市場部制作的小禮品——印有藥品LOGO的即時貼10本、處方筆1盒,放在科室里供醫生們取用。“用國際行業術語說,這些叫‘品牌提示物’,但是一定要限于醫生的工作需要,不能天南海北地給。”

  差不多接近9點,張磊上午最忙亂的時候結束了,醫生也該上手術臺了,他終于可以喘口氣,開始“轉戰”另一個科室。

  “內科醫生我們也要拜訪,但不用像外科那么‘搶時間’。”張磊告訴筆者,因為內科一般沒有手術,趕上醫生不出門診、又有興趣談的話,可以坐在他的辦公室里,聊上很長時間。

  根據張磊的經驗,這天內科主任應該在辦公室里“閑賦”。于是,他給主任帶去了一份公司印發的論文匯編和內部醫學刊物,順便與主任聊了40分鐘。“很多時候,醫生會跟你像朋友一樣聊聊家常,但是你不能一直被醫生帶著走,你得有意識地在談話里,穿插進去你想傳遞的信息。”張磊介紹說,“比如我會在聊天當中,提到國外對這個藥品的最新試驗,提示醫生這種藥的優勢又被證明了,或者它在某一人群身上可以使用了。總之,要帶給醫生一些新的東西。”

  快到中午11點,張磊離開病房區,踱到門診部,等著與快要結束門診的內科副主任見上一面,給他送去一份腫瘤領域研討會的邀請函。“因為臨近午飯,這段拜訪時間一般不會很長,有時候我會邀請醫生一起吃飯,醫生有時接受,有時婉拒。”張磊說,大體上看,還是他自己吃飯的情形比較多,“一般是找個飯館吃一頓20~30元的商務餐。”

  有時,張磊會在午餐時間預約一個“科室會議”。“這時候就是醫生吃,我看”。張磊告訴筆者,科室會議一般是把某個科室的醫生全部聚在一個小會議室里,召開藥品宣講會,“但是,平時每個醫生都太忙了,很難湊齊,所以科室會議多數會安排在吃飯時間。”每當此時,張磊會提前一天在醫院附近的肯德基或吉野家,預定整個科室的盒飯,會議開始前,還要跟同事一起安裝投影儀、散發PPT材料。當醫生用餐的時候,張磊就站在臺上,用10~20分鐘時間,講解公司在全球批準的一套藥品宣傳片,通過分析試驗數據來介紹藥品各方面的特性。

  “講完之后,醫生如果有問題也會當場提問,比如‘我上次開會時聽到的內容跟你這次說的不一樣’,或者‘為什么兩個臨床試驗的結果不同,能不能解釋一下’,各種問題都會有。”張磊表示,“這個場合,醫藥代表是主角。如果說不同代表間的水平有差異,往往就體現在這里。面對醫生的提問,能回答得讓醫生信服的,說明你的專業素養還可以。”張磊說,科室會議的正常時間是半個小時,他通常會在醫生用餐結束前“撤離”會議室,然后考慮自己的午飯問題。

  下午,張磊趕到了另一家醫院,把上午的流程“復制”一遍。期間,他還偶爾幫醫生影印文件,去郵局取包裹之類的私事,也歸他負責。

  到了傍晚5點半,張磊坐上為參加當晚研討會的外科主任預約的出租車,回到了上午的醫院,接上主任一起駛往北京國際會議中心。主任作主題報告的時候,下面的張磊就負責照顧其他醫生,順便也給自己充個電。“研討會一般是關于腫瘤治療領域的進展討論,我們的藥品跟它密切相關,但不能直接打廣告。”張磊說,“醫生其實更看重研討會的平臺作用,因為可以跟同行交流交流,更新一下知識,甚至可以在餐桌上敘敘舊。”晚8點散會后,張磊再安排車輛把主任送到家。自己進家門時,指向晚9點的時針,結束了他的一天。

  張磊并不是每天都那么忙,但平均下來,他一天里要拜訪十幾位醫生,“轉戰”1~2家醫院。雖然他盡量摸規律,但要見到“忙得腳不著地”的醫生,有時依然要碰運氣。運氣好的話,一星期內可以把他分管的6家醫院的相關醫生,輪流見上一次。張磊入行不到兩年,作為基層醫藥代表,他每月的工資加福利大概1萬余元。每季度根據指標完成的情況,會有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的季度獎。年終如果成績特別突出,可能有出國交流的機會。

  “大部分同行不像我這么工作”

  張磊的一天,似乎與公眾心中低端、暴利、隱秘的醫藥代表形象相去甚遠,張磊自己也坦言:“大部分同行不像我這么工作。”

  張磊的朋友劉薇供職于一家大中型國有制藥公司。同樣是醫藥代表,她的一天,明顯沒有張磊那么繁忙。劉薇負責的是一種零售價幾十元的腸胃藥,性質上屬于普藥,大多不走病房,而是通過門診醫生開處方銷給病人。所以,劉薇每天最忙的有兩個時段:醫生出門診前換白大褂的短暫間隙,和醫生門診結束后的半個小時。“醫生出診前,能給你的時間也就5分鐘,我們一般是打個照面,有事說事,沒事也得混個臉熟。”劉薇告訴筆者。這之后的門診時間里,她基本上回避,但會在各門診結束后,通過她的“渠道”,從醫院電腦上查出每個醫生開出的處方量,然后按件計費,一盒藥返給醫生10元。

  此外,劉薇所在的公司也會舉辦腸胃領域的學術研討會,有時候還會贊助醫生舉行面向大眾的腸胃健康普及講座。“每到這種場合,我的工作跟張磊差不多,也挺忙的。”她說。

  在劉薇看來,她工作的核心是打數量戰,但“對病人的健康不會有什么影響”。“因為醫院規定,同一分子和療效的藥可以進兩種貨,所以我的任務主要是PK掉對手,至于病人用誰的藥,說實話其實差別不大。”她說,“而且,我做的是普藥,價格(指病人從醫院拿到的零售價——筆者注)不高,每個醫生每天能處方的量也有限,所以我接觸的醫生必須比做特種藥的醫藥代表多很多,廣泛撒網,才能以數量取勝嘛。”

  劉薇的收入比張磊高,她每月的工資加福利在1.5萬元以上,算上季度獎和年終獎,每年收入約20萬上下。

  張磊的另一個同行小王,在一家中型私營制藥企業當代表,負責賣公司生產的一種抗生素。小王在電話里告訴筆者,他的一天中沒有“研討會”這種字眼兒,事實上,他的工作是按月計量的:月初“談價”,月末打款。醫生不同,給的“回扣價”也不同。“遇到有名氣、門診量大的醫生,‘處方費’會高一些,遇到給點兒就行的小醫生,我也壓價。”小王向筆者透露,他也有同事月初就預付幾千塊現金給醫生,月末根據實際銷量補差額,“這樣更干脆,醫生也歡迎。”

  關于收入,小王諱莫如深,只籠統地說“不少,但每個代表不一樣”。在筆者追問下,小王說“平均一年下來20~30萬元是能賺的,做得好的一年100萬吧。”

  張磊、劉薇和小王的一天,提示了醫藥代筆這個行業不僅“水很深”,而且“水質”各異。張磊用“泥沙俱下”來形容他眼中的行業生態,無論代表素質、藥品領域、推廣手段還是收入水平,他認為都稱得上五花八門。

  張磊告訴筆者,在他認識的同行中,從跨國制藥巨頭到縣城小藥廠,既有醫學博士,也有初中畢業生,負責的藥品,既有腫瘤、骨科等領域的特種藥,也有感冒藥、抗生素等普通藥。推廣手段也差異顯著,有承諾遵守RDPAC(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制和開發行業委員會)在IFPMA(國際制藥企業協會聯合會)《全球藥品推廣行為準則》基礎上制訂的《藥品推廣行為準則》,保證不觸犯“不能向醫生提供任何形式的現金,請醫生吃飯必須依附于醫學推廣,每人每餐不能超過300元,如果在法定節假日給醫生送少量風俗禮品,每件不能超過200元”等自律紅線的“保守派”,也有90%的工作是陪醫生吃飯、唱歌,給醫生打款的“豪放派”。

  “大體來說,技術含量越高的藥,對廠家的規模和研發能力就要求越高,這些企業也會希望它的代表有本科甚至研究生學歷,不然沒資格給醫生‘宣講’。”他說,“而越往下,廠家招收代表的門檻一般越低,代表的素質越容易魚龍混雜,手段也越不正規。”

  而在當前中國,用“不正當的物質利益”影響醫生開藥的醫藥代表,據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于明德會長在接受中國青年報采訪時估計,“不說占絕大多數,至少也很普遍”。

  但是,由于醫藥代表至今沒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職業身份還屬于“黑戶”,因此這支深深影響著老百姓身體健康的隊伍,總人數卻撲朔迷離。但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和RDPAC都表示,這個數字保守估計也有100萬。

  而像張磊這樣,公司屬于RDPAC成員,需要接受協會內部的“醫藥代表資格認證”培訓、取得《專業培訓證書》,還要承諾遵守《藥品推廣行為準則》的代表,據RDPAC提供的數據,截止2010年底,全國只有2.7萬余人。也就是說,張磊這樣的藥代頂多占全行業的3%。

 

頂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最新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發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妺妺第一次啪啪好紧 | 欧美激情高潮无遮挡 |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 被猛男伦流澡到高潮h麻豆 男同gay18禁视频无码视频 | 一级黄色国产片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 一级片高清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网站 |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 国产麻豆成人AV色影视 | 色拍拍在线精品视频 | 天噜啦精品免费视频日本免费视频 | 影音先锋免费AV资源在线资源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不卡在线 | 色翁荡息又大又硬又粗又视频软件 | 好男人神马影院 | 大胸少妇午夜三级 | 亚洲国产AV无码男人的天堂 | 国产精品天堂AVAV在线观看 | 最新日韩精品视频 | 色老大久久综合网天天 | 一卡二卡≡卡四卡高清乱码国产 | 欧美人免费视频网站在线 |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 免费人成视频网站在线18 | 成年女人免费碰碰视频 | 97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 亚洲精品爱爱 | 强奷漂亮少妇高潮a片 | 日本乱人伦在线观看 | 脱了老师内裤猛烈进入 |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AV巨作丝袜秘书 |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 成年人网站黄 |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 |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 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