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期盼已久的《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征求意見稿)》終于公布并于近日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該方案明確了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方向、目標、基本原則與主要措施等,確定了公立衛生醫療機構的公益性質。征求意見稿提出,我國將建立政府主導的多元衛生投入機制,探索改變以藥養醫機制的有效方式。此外,還要力爭在探索公立醫院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專家表示,征求意見稿提出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和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等,扭轉了過去改革中出現的政策不配套局面,有助于破解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等醫療難題。
公立醫院堅持公益性為主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關系全體國民的切身利益,是全社會普遍關注的一件大事。此前,醫改究竟是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還是保持醫療衛生服務的公益性,曾引發各方巨大爭議。新方案中明確了醫改必須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強化了政府的責任和投入。
方案說,要探索建立比較規范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采取有效方式改革以藥補醫機制,加大政府投入,規范收支管理,使藥品、檢查收入比重明顯下降。改進內部管理,優化服務流程,規范診療行為,明顯縮短病人等候時間,實現檢查結果互認等。另外,為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醫療服務價格會有適當調整。
有專家表示,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屬于醫改的“大頭”,公立醫院改革得好壞,直接關乎醫改成敗。新方案提出公立醫院改革在方向上必須遵循公益性質和社會效益原則,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堅持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方向,同時加大政府投入,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針對過去醫療資源緊張、病人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方案提出了解決辦法,如通過采取改善服務能力、降低收費標準、提高報銷比例等綜合措施,引導一般診療下沉到基層,逐步實現社區首診、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充分利用城市現有一、二級醫院及國有企事業所屬醫療機構等基層醫療資源,還鼓勵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
基本藥物制度遏制大處方
針對醫療體制改革中的“藥改”難題,方案指出,要建立健全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實行基本藥物制度。
如何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新醫改方案中勾勒出了基本方向:中央政府統一制定和發布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按照一定原則,確定出我國基本藥物品種和數量,制定統一價格,由國家實行招標定點生產或集中采購,直接配送,并采取強制措施規定各級醫院使用。基本藥物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障體系藥物報銷目錄,報銷比例明顯高于非基本藥物。業內人士指出,此舉旨在壓縮中間環節利潤,降低藥品價格。
據了解,目前我國藥物80%是由醫院開出去的。專家指出,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有利于防止醫生濫開大處方、新藥貴藥而加重患者負擔。為了避免“一刀切”,醫改方案還對不同醫院區別對待,規定鄉鎮衛生院、社區醫院等基層醫療機構全部使用基本藥物,其他各級醫院如三甲醫院按一定比例使用。并通過完善基本藥物的醫保報銷政策,提高合理用藥水平,減輕群眾基本用藥費用負擔。
同時,新醫改方案還明確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改革藥品定價機制,如對新藥和專利藥品逐步實行上市前藥物經濟性評價制度;對仿制藥品實行后上市價格從低定價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復建設;嚴格控制藥品流通環節差價率等。
根治以藥養醫痼疾
新醫改方案中提出的基本醫療“政府主導”,確立了政府在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中的主導地位,并明確提出以藥養醫模式將被改變。未來將實行醫藥收支分開管理,逐步取消以藥養醫機制,切斷醫院運行與藥品銷售的利益聯系,降低藥品價格。專家們指出,這有利于根治以藥養醫這一痼疾。此前,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公立醫院存在著盈利需求,為以藥養醫提供了土壤。
新方案明確,建立和完善政府衛生投入機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增加對衛生的投入,逐步提高政府衛生投入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使居民個人基本醫療衛生費用負擔明顯減輕;政府衛生投入增長幅度要高于經常性財政支出的增長幅度,使政府衛生投入占經常性財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具體而言,方案要求,公立醫院實行醫藥收支分開管理,探索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藥補醫機制。通過實行藥品購銷差別加價、設立藥事服務費等多種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同時采取適當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
新方案還要求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探索建立比較規范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采取有效方式改革以藥補醫機制,加大政府投入,規范收支管理,完善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嚴格預算管理,加強財務監管和運行監督,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勵機制等,最終使藥品、檢查收入比重明顯下降。
據了解,新方案將采取先試點后推廣的方式。近期要力爭在“公立醫院管辦分開、改革以藥補醫、規范運行機制和衛生投入機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具體試點地區和單位,由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選擇。
●新聞鏈接
新醫改方案凸顯三大亮點
《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征求意見稿)》發布后,長期致力于研究中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專家日前表示,新醫改方案有三大亮點。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顧昕認為,新醫改方案凸顯了很多亮點,其中主要包括“全民醫保”“管辦分開”和“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這三大亮點:
一、全民醫保。新醫改方案提出“加快建設醫療保障體系”,建立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和城鄉醫療救助在內的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顧昕認為,走向全民醫保是新醫改的突破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由醫保機構分攤醫療風險,有利于解決群眾看病貴問題。同時,配套進行醫保付費機制改革,可以逐步解決看病難問題。
二、管辦分開。為建立規范的公立醫院運行機制,新醫改方案要求對公立醫院“實行管辦分開”,并闡述了“建立和完善公立醫院的法人結構,明確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責權,形成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制衡,有責任、有激勵、有約束、有競爭、有活力的機制”的原則。對此,顧昕認為,管辦分開有助于強化醫療衛生、醫療保障、藥品等監管體系的建設,讓衛生行政部門當好中立的裁判員,而非醫院運行的參與者,從而嚴格而有效地發揮其對全行業的監管作用。
三、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新醫改方案提出 “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積極促進非公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辦醫體制”和“鼓勵社會資金依法興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顧昕認為,“鼓勵”一詞的運用,充分表明了政府部門對 “形成公立醫院與非公立醫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這一發展方向的肯定,為民營醫療機構的生存和發展開辟廣闊空間。